返回

诡三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七八章 无法中兴的中兴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斐潜真的没有想到过这样一把中兴剑居然牵扯到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些事件前前后后相互牵扯到一起最后在鸿都学宮这个问题上爆发出了最为尖锐的斗争。

  不是开学宮不好也不是这些士族反对学宮只不过是私人性质的学宮比如像是之前并州的宗林比如像是现在在冀州收徒的郑玄又比如像是斐潜现在的守山学宮大多数的士族都没有意见甚至是举双手欢迎但是一旦牵扯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欢迎的态度立刻就会调转一个一百八十度。

  汉代虽然距离后世久远但是依旧有许多诗赋流传了下来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有但是唯独这个繁荣一时的鸿都学宮没有任何创作得以留存这不得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嗯好像蔡邕蔡老头子对于鸿都学宮也颇有一些非议之词。

  基本上来说鸿都门下都被视为是群小之众然后大多数的士族都评价这些鸿都学宮出身的人只会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非常的不待见。

  汉灵帝设鸿都门学被视为乱政之一就连后世叙及也是多以其专重文艺而轻经术淆乱人才选举之正途而大加谴责毫不不加以姑息的批判到底这种有意思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鸿都门学士遭致非议的主要原因不是招集辞赋之士这件事本身而是汉灵帝因鸿都学士善为辞赋及书画而给予高官厚禄……

  汉灵帝不仅宠用辞赋之士而且亲用尺一诏敕州郡公卿举荐鸿都诸生其高者至外为州郡刺史、内为侍中尚书及至封为列侯甚至“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

  以前汉武帝好辞赋之士司马相如等人也被授予官职但并没有这样重用汉灵帝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篇章但是从深层来讲引起士族强烈反弹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召集拔擢鸿都门学士打破了汉代传统的选举及任官的制度断绝了士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但是对于中兴剑而言在这件事情上只是一个诱因而已或者说是一个起爆器将这样深层次的矛盾爆发出来而已又怎能说是“乱世之根”呢?

  “……君侯”贾诩徐徐的说道不轻不重的语音就像是述说这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显得那么的冷漠和淡然“……可知所失之剑后现于何处?又在何人之手?”

  “……何处?”斐潜迟疑了一下虽然被贾诩牵着鼻子走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爽但是好奇心还是让他继续追问道。

  贾诩捋了捋胡须轻飘飘的吐出了两个字:“邺城。”

  “什么?”斐潜闻言惊讶异常差一点就站了起来。

  “中平元年大贤良师令人涂垩于门定于甲子……”贾诩看了一眼斐潜然后说道“相约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各方汇于邺城举事……大贤良师除却一枝九方杖之外另有一把中兴剑……”

  邺城?

  张角?

  这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

  更匪夷所思的是张角居然大大方方的在各地郡县的大门上涂鸦画画然后相约一起到邺城共襄大举这个真是不知道该说是太过于天真了还是太过于是自信了亦或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贾诩所说的……

  “此事可有凭据?”斐潜还是不太敢相信。

  贾诩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太库所存先帝居注之中得些只言片语罢了然雒阳一场大火恐怕……大贤良师死后先帝曾下令开棺戮尸一则欲求其首级二则……行此事者便是皇甫义真……而后其秋征还便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这个……”斐潜皱着眉头有些头痛“……不对黄甫义真乃与中常侍张让、赵忠交恶……”

  说到一半斐潜收回了话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依照斐潜对于皇甫嵩的了解来说若说皇甫嵩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这个斐潜百分之一百的相信但是说皇甫嵩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这个么就呵呵了……

  如果皇甫嵩真的刚正无比早就在董卓掌舵的时候化为灰灰了哪里还等的到后面皇甫嵩带着人去祸害董卓的老母亲和小孙女。

  因此皇甫嵩莫名其妙的在邺城弹劾张让的住宅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个事情若是放在简直就是显得那么的突兀和不自然皇甫嵩明显就不是那么耿直而且不懂得变通的人么……

  那么也就是说皇甫嵩当时上奏张让住宅是违章搭建违反了大汉土地管理办法和大汉城乡规划办法法以及邺城乡村与集镇规划管理建设条例只是掩人耳目的说辞其实另有其他的目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皇帝么自然不能偏听偏信所以皇甫嵩弹劾张让违建那么为了搞清楚真相自然是要派人去核查检测一下……

  那么如果当时汉灵帝相信了或者说有那么一点怀疑然后派人真的去检查张让的宅基地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哎呀头好疼。

  等等斐潜忽然扭头看了一眼挂在身侧剑架子之上的中兴剑中兴剑有四把一把丢失了说是最后出现在张角处那么其他的中兴剑呢?

  现在这里的中兴剑又是谁的?

  贾诩似乎看出了斐潜的想法低低的叹息了一声说道:“中兴有四失其一余其三。其中有一先帝自用后一赠于益州牧另一赠与董太师……君侯此剑多半是董太师所留……”

  贾诩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了起来微微侧着头目光游离在远方的天空上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或是在回忆些什么慢慢的说道:“……董太师曾以此剑征战多年后至京都某日便不佩此剑曾言还剑于汉室……未曾想却得见于君侯之处……”

  嗯?

  这是几个意思?

  我这一把中兴剑是董卓的?

  为何不可能是汉灵帝留下来的?

  哦明白了的确只能是董卓留下的。不过董卓说将其返还给汉室这句话倒是颇有一些味道在内啊难道说董卓进京都之时……

  斐潜想到这里忽然转头盯着贾诩皱眉道:“文和汝言所谓乱世之根莫非无关此剑而是此名?”

  贾诩默然。

  原来如此。

  斐潜还在一直奇怪贾诩说这个中兴剑虽然和这些事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联系但是并非是重要的根源却没有想到贾诩想说的并非是这一把剑如何如何而是“中兴”二字。

  张角那个家伙就不提了拿着中兴剑搞事不管是黄巾这个太平道的发展还是最后的举事确实都怪异无比这其中的隐秘恐怕随着张角三兄弟的死亡便永远带进了黄泉当中不会被后人所知。

  对于汉灵帝而言或许他是最想要中兴的一个人并且他起初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搞掉了窦武然后重用当时势力最为薄弱的宦官兴起党锢用来钳制士族甚至设立了鸿都学宮来跳出士族的控制范围但是后来还是失败了在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最终便沉迷于敛财和享乐……

  等等西园八校尉所用的费用是汉灵帝个人掏腰包的么?如果是的话则说明汉灵帝设立八校尉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些什么其他的想法?毕竟汉灵帝在西园建军之时还自封了一个无上将军举行了一次蛮像样子的阅兵仪式。

  然后汉灵帝便在次年驾崩了……

  董卓呢?

  按照贾诩的潜在之意是说董卓最开始的时候也像做一个中兴者?后来董卓也放弃了所以才有什么“还剑于汉室”的说法……

  大汉中兴呵呵谁想要中兴不仅最后都只能失败告终而且还会导致天下大乱。

  贾诩想要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么?

  这个倒是有意思也就是说贾诩认为大汉王朝到了现在已经是无可救药了不可能再有什么中兴了?

  贾诩微微抬着头目光望着厅堂之内的房梁说道:“……君侯如今大汉梁柱颓者颓矣蠹者蠹矣仅是涂垩刷粉无济于事……更何况堂屋之内硕鼠食黍已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矣……”

  “文和莫不是此乃……”斐潜看了看贾诩说道“……汝献计乱长安之由?”

  贾诩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贾诩认为之前的朝堂官吏不好便想借李傕和郭汜的手要换一批是么?这样的想法和行动还真是有些符合贾诩啊……

  幕后小黑手。

  不过贾诩的观念有一些正确的地方也有一些偏颇之处。

  “文和汝以为辅佐之臣世家士族应是如何?”斐潜问道。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某亦不知只知不应如是。”

  “文和某于荆襄求学于鹿山也曾和友人研讨过些许问题……”斐潜看着贾诩竖起了三根手指头缓缓的说道“……何为世家?何为庶民?此天下乃世家为主亦或是庶民为主?”

  “这个……”贾诩下意识的就想要回答但是才张开口却发现其实这三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很大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

  九品中正这个时候估计还只是在陈群的肚子里面的一个小念头世家的标准和衡量机制并没有像是魏晋那么的变态所以要说世家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之为世家这个还真不好说。二千石官员在汉代数不胜数但是他们的后代都成为了世家么?

  庶民的概念更是模糊不是世家难道就一定是庶民?这个也同样不能一刀切毕竟世家这个怪物从春秋战国时期一路演化而来到现在已经和小白或是黑臀的那个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贾诩思索了一下然后问道:“……不知君侯可有答案?”

  斐潜仰头哈哈一声脸上浮起了一丝莫名的笑意然后缓缓的说道:“世家之人当护国而生害国则死;当秉公而生背民则死;当清明而生愚昧则死;当勤勉为生恶劳则死;当仁爱而生损众则死;当诚信为生忘义则死;当循法而生乱纪则死;当奋进为生固步则死。”

  贾诩听完便只是摇头却不说话。

  斐潜也是笑。

  反正这个玩意是从后世的话语当中简练而来真的是放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刻都是再正确不过的道理真的是能够完完全全的体现出华夏文化的真谛。

  但是真的能做得到么?

  或者说这样的标准是针对谁的?

  就像是现在汉代的社会阶层汉灵帝首先开始卖官了让其他百官怎么做?各地诸侯开始背叛了让郡县官员怎么办?对庶民阶层约束完善但是面对着上大夫呢?

  在这种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这些道义往往就流于表面了所以贾诩和斐潜都在笑……

  片刻之后贾诩又问道:“若是庶民又当如何?”

  斐潜收拢了笑容说道:“口赋更役征调算缗每日劳作日复一日但求一箪食一瓢饮尔又能如何?又欲如何?”

  贾诩肃然。

  斐潜的想法其实并不复杂世家原本就占据的更多的资源更多的信息那么获取的既然是多那么就必须承担的多责任付出更多的辛劳也必须和整个国家捆绑起来负责对内发展以及对外开拓的相关事务。

  然而这个很难。

  人心人性本性想的就是要多贪多占少劳少累从古至今莫不如是所以后世才有头皮痒和水太凉。当一个国家连国土都没有办法维护的时候又那什么去约束国民呢?就像是当今汉朝四方割裂又能如何约束这些世家大族?

  所以贾诩摇头。

  但是当提到普通庶民的时候贾诩却没想到会在斐潜这里听到这样的一个回答。

  百姓其实严格讲起来百姓这个词还是偏向于高等一些有姓才能称之为百姓连姓氏都没有的就只能是庶民。

  汉代的庶民承担着绝大部分的劳役和赋税负担着整个的社会的产出但是很多士族子弟依旧认为庶民生来就是低贱的是因为其祖辈或是其个人的原因才会导致这些庶民必须面临着这样的局面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

  而斐潜却说只要一个庶民承担了应该承担的相应的事务就必须至少保证他们能够一箪食一瓢饮……

  贾诩抬头看着斐潜说道:“有一夫硕然焉臂中刀剑初不为意今疮已糜若断臂则血流而死若敷之则内腐而亡敢问君侯应何为之?”

  “当断臂。”斐潜回答道。

  “断臂或当死。”贾诩跟着说道。

  “或死尔若任疮糜烂遍延全身则必死也。”斐潜说道。

  贾诩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便请君侯断臂……”

  喵喵喵?

  这话说的什么意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