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子孙不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长孙濬惨死西域家中事务他早已让长孙淹全权接手虽然对这个儿子并不甚满意但到底家中诸子以他为长却也是没把法的事儿。若是将他投闲置散将其余诸子中的一个扶持起来怕是也难以压得住他。

  然而这个时候送来两封信难不成家中诸子闹了分裂?

  接过信笺往封皮上一看一封是长孙淹的另外一封是长孙净的长孙无忌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又是气恼又是郁闷。

  果不其然这帮混账为了家主之位居然分成了两派一个两个的真特娘咧不省心。

  尚未展开信笺长孙无忌便想起此刻身在平穰城的长子长孙冲喟然一叹。

  诸子之中唯有这个嫡长子深得长孙无忌之宠爱早早便予以栽培希望日后能够继承家主之位带领长孙家再创辉煌。然而命运弄人这孩子嫉妒心太强房俊之崛起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故而铤而走险走上歧路。纵然陛下宽厚准其戴罪立功可以重返长安此生此世却再无可能成为长孙家的家主。

  其余诸子天资便差了许多别说再创辉煌了便是能够守得住眼下这一份家业就算是远超期待。

  而等到长孙涣、长孙濬先后死去长孙无忌更是连守住家业的希望都不敢有只求别作死拖累整个家族万劫不复才好。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真真是时也命也……

  ……

  拿起帕子擦擦手将两个信封的火漆验看一番见到上面长孙家的独特印鉴并无损毁这才拆开其中长孙淹的信封将信纸取出仔细观看。

  信中开头便写了西域之事的详细经过言及一切绸缪都非常完美结果房俊忽然派遣程务挺前往交河城封锁四门大索全城抓捕与敌国勾结之人导致长孙明败露使得所有谋划都坦陈于房俊面前功亏一篑。

  然后又言及长安因此风云激荡太子甚至掷地有声的道出“玉石俱焚”之言语决心与关陇门阀赤膊相对死战到底。他为了顾全家族不得已四方奔走却被长孙净联合长孙温所背叛这两人甚至跑去劫持武媚娘试图逼迫房俊虽然最终事败却使得朝野上下舆论沸腾如今长孙家几乎人人喊打声望跌落至前所未有之低谷。

  幸而太子殿下宽厚仁慈为了安抚关陇门阀故而将西域之事压下他更是在太子面前跪地哭诉苦苦哀求太子才勉为其难的宽恕长孙温意欲劫持武媚娘之罪行……

  看完整封信长孙无忌幽幽叹息一声。

  所谓知子莫若父固然不喜欢长孙淹但是却也知道此子心性狠辣、作风凌厉若是有足智多谋之人辅佐或许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这信中所言种种长孙无忌更是一眼便看出矫言饰非之处。

  什么太子宽厚仁慈什么跪地哭述苦苦哀求太子再是仁慈你都碰触到人家储位之底线了意欲将东宫最重要的支柱铲除太子岂能饶你?

  既然饶了不予追究那就说明长孙淹已经走投无路求生欲望之下使其彻底投靠了东宫成为太子安插于长孙家的一颗钉子……

  有了这样一个惹不得碰不得的“钉子”可以想见从今而后长孙家怕是再无宁日。

  将信纸塞回信封之中又拆开另外一封长孙净的信取出看了一遍。

  这封信自然是与长孙淹那封书写之内容截然相反的言及西域之事乃是长孙淹谋事不密这才被房俊有所察觉进而设下圈套驱虎吞狼一举将突厥人与大食人全部歼灭。

  尤为重要的是回纥可汗吐迷度临阵反水率领回纥兵卒挡住阿拉沟口致使突厥人欲退无路招致歼灭。

  如今回纥人背叛突厥之消息必然已经传回天山之北的突厥牙账回纥人不可能引颈就戮肯定要举族迁往天山之南依附于房俊。而为了博取房俊之支持势必出兵协助房俊增援弓月城安西军势力大增大食人想要吞并整个西域的企图怕是即将落空……

  洋洋洒洒数千言将关中、西域之形势描述详尽看上去的确有几分眼光远见以及对于时局之把控。

  长孙无忌却只是叹息一声让家仆点燃烛火将两封信放在烛火之上被火舌吞噬化为飞灰。

  长孙净自以为这般详尽的描述局势就能够展现他高出一等的远见卓识实则却是画蛇添足说多错多。

  长孙家将大食人引入西域岂是为了让大食人当真打倒玉门关甚至杀入关中危及大唐社稷?

  关中不仅仅是大唐之根基更是关陇门阀之根基所在!一旦整个关中陷入动乱甚至落入大食人之手关陇门阀赖以生存之根基毁于一旦难不成还能屈身事虏做一做大食人的臣子?

  更别说丝路承载着关陇的财富收入在江南士族、山东世家逐渐开脱海路贸易带来巨额财富之时西域几乎就意味着关陇的命脉岂能将其拱手送给大食人自断财路?

  所有的一切目的仅只是为了搅乱长安之局势迫使陛下以及太子不得不对关陇采取一定的让步。

  打击安西军更是为了使得关陇门阀在西域糜烂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挽大厦于将倾使得关陇门阀彻底攫取西域的所有利益。

  而绝非任由大食人侵占整个西域进而将兵锋直抵玉门关下。

  连这个都看不懂还以为长孙家意欲裹挟所有关陇门阀如以往那般兴一国灭一国覆亡大唐再立新朝?

  简直愚蠢透顶。

  自不必说奇蠢无比的长孙温前去胁迫武媚娘之举必然是出自长孙净之指使……

  唉!

  长孙无忌坐在灯下愁眉不展。

  局势之紧迫他倒是还能接受。自从少年之时被迫离家被舅父高士廉接去府中居住直到后来在长安闯出名堂又辅佐李二陛下逆而夺取成就大业他这一辈子历经无数的惊涛骇浪出生入死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区区被动之局势也只能令他多费一些心思却绝对谈不上夜难成寐、如鲠在喉。

  然而家中诸子这般拙劣之表现一个两个完全看不到成就大事的素质这才是最最令他嗟叹沮丧之事。

  大丈夫建功立业所谋求亦不过是封妻荫子他发妻早丧所有的心血自然尽皆在一众儿子身上。

  孰料却事与愿违。

  倾注了他全部心血曾经引以为傲的长孙冲铸下大错前程尽毁使得他多年心血付诸东流。勉为其难接受了长孙涣成为家族继任者却又被房俊的阴谋所逼迫不得不将其逼死在自家门前。唯一算是有几分才能的长孙濬刚刚做完自己交付的大事却又莫名其妙的死在西域……

  举步维艰、功败垂成都不可怕大丈夫最怕的便是后继无人。

  而最最令人沮丧无奈不可接受的便是别人家的孩子英明神武文武双全唯有自己家的孩子一事无成难堪大任……

  唏嘘一番勉力压制心底的苦闷让家仆取来笔墨纸砚又斟酌了一阵提笔写就两封书信一封鼓励一封安抚分别送给长孙淹与长孙净。

  时至今日家族之团结才是重中之重若是任由兄弟阋墙、内斗滋生怕是用不着外人打压长孙家自己就败落了。就算自己回京又能怎么样?自己已近花甲之年人生七十古来稀没几年好活了等到自己撒手西去这份家业、这些子孙难不成就要成为旁人砧板上的鱼肉?

  忍了吧。

  什么家族兴旺什么宏图大志这一刻都比不得血脉传承来得重要。所有的谋划都暂且搁置一旁让长孙淹来主持族中事务也算是向太子投诚:长孙家不再参预储位之争自此以后竭诚效忠……

  想一想自己与房玄龄斗了半辈子结果自己固然略占上风却在儿子的比拼之中大败亏输实在是令人心中纠结难以释怀。

  写完信长长的吁出口气对家仆道:“即刻派人将信笺送回长安叮嘱诸位郎君在吾返回长安之前勿要轻举妄动。”

  他实在是怕了若是不严加叮嘱鬼知道这帮蠢货还能做出什么蠢事来。

  为今之计只能暂且俯首静待时机。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不过他相信以眼下朝局之动荡即便李二陛下返回长安时机也必然会出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