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左右为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罪?”

  李二陛下气得不轻。

  长乐公主的名声都快被这厮给败坏光了虽然李二陛下相信这两人之间并无越轨之实质行为可是外界传得那般不堪已然使得长乐公主的择婿出现大问题那些勋贵之家要么忌惮于房俊的报复要么不愿娶回去一个与别的男子纠缠不清的公主……

  现在又堂而皇之的前往淑景殿居然轻飘飘一句“有罪”就完了?

  想滴美!

  李二陛下忍着怒气心里思量着隔三差五的就给这货一顿板子未免不好看也没有多大的威慑作用这货皮糙肉厚根本不惧若是惩罚总得再严厉一些才好。

  心中想着嘴里问道:“吴王昨日去兵部衙门寻你商讨何事?”

  房俊不敢说谎眼下“百骑司”实力大增对于长安城的掌控已然今非昔比万一自己与李恪的谈话被皇帝知晓自己这会儿却胡说八道岂不是自找苦吃?

  便坦然道:“吴王殿下寻微臣乃是言及新罗王之事殿下有意前往新罗故而前期问问微臣的意见。”

  “哦?”

  李二陛下颇为奇怪还以为房俊能隐瞒一番呢顺便治一个欺君之罪……

  却不曾想这厮居然如此机警毫无抵抗的就把吴王给卖了。

  “说说吧你是如何跟吴王建议的?”

  “微臣告之吴王殿下陛下诸子之中他是最没有希望前往新罗的。这无关陛下的宠爱实在是吴王负有前隋之血脉纵然陛下对他信赖倚重朝廷上下亦不知有多少人会反对他前往新罗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只怕就算陛下有意如此亦不得不权衡考量最终作罢。”

  “吴王怎么说?”李二陛下对于吴王前去寻找一事猜得到缘由为何却并不知其中二人之详细谈话。

  房俊恭声道:“殿下很是郁闷不过他说能够明白陛下的难处。陛下纵然执掌乾坤却也不能一家之言即便身为皇帝亦有诸多掣肘之处不能为所欲为身为人子又岂能让父亲为难呢?所以已然打消了这个念头。”

  李二陛下默然不语脸色却很是不好看……

  任何一位皇帝你跟他说“有些事情即便你是皇帝你也说了不算”的时候都不可能不生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是一位皇帝却在自己儿子的前程问题上说了不算这种事难免让皇帝没面子心中窝火。虽然事实上不可能有任何一位帝王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另外一层则是觉得对于吴王的亏欠甚多。

  在有心废黜太子的一段时间里他曾一度将李恪作为储君来观察、衡量虽然最终因为长孙无忌的谏言考虑到李恪的前朝血脉从而将之剔除储君之可能但是对于李恪的宠爱、欣赏却并未削减半分。

  可以说诸子之中最适合当一个好皇帝的非是太子非是魏王而是李恪……

  亦是因为身体里前隋之血脉李恪一身才华不能施展整日里与工部那些匠人贱籍为伍这令李二陛下深为自责。

  一个富有四海的皇帝却不得不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沦落到这等地步有志不得伸展有才不得济世实在是失败至极!

  现在李二陛下觉得自己当初真的是失了心智怎地就能相信大臣们那些个担心吴王在前隋遗臣怂恿裹挟之下打压报复投降李唐的前隋大臣之说?更别说“复辟前隋”那些个浑话了。

  已经成为大唐皇帝傻子才会去复辟前隋!

  更何况李恪身体里固然有前隋之血脉可更多的难道不是他李二的血脉?

  放着老爹一手打下来的江山不去好生继承建设反而千辛万苦的复辟外祖父的大隋朝?

  李二陛下才不信那个“英果类己”的儿子会做出这等蠢事……

  现在听了房俊的话愈发觉得自己有愧于李恪。

  这是个好儿子却因为生在皇家身为他李二陛下的儿子不得不埋没了一腔才华一生碌碌无为百年之后史书之上亦只是寥寥几句“吴王李恪前隋血脉”如此而已。

  这不公平……

  心中斟酌一番李二陛下道:“荆王汝认为如何?”

  话说得不太明白但房俊理解皇帝的意思。

  道:“荆王平素谦逊和蔼对待朝中大臣亦是宽厚大度颇有贤王之风满朝文武谁不赞一句古之孟尝?”

  同样没有明言但意思表达得很是清楚。

  一个宗室亲王毫无继承大统之可能却整日里呼朋引伴效仿孟尝之所为结交权臣、示好武将难免让人揣测他的真实意图……

  房俊甚至李元景在历史上是造反了的虽然尚未起事便被镇压。

  但是这样一个人若去了新罗难免搅风搅雨再联合新罗那边不敢内附于大唐的势力有朝一日必然要扯起反旗。新罗天高皇帝远一旦起事若是想要予以剿灭将要付出极大的后勤代价。

  还不如将其牢牢固定在长安将他看得死死的……

  李二陛下明白房俊的意思却愈发不解:“那你为何在朝会之上举荐荆王前往新罗?”

  房俊道:“因为看上去荆王殿下并不想去……”

  因为知道他不想去所以我才举荐他去。

  这话看似矛盾但是李二陛下秒懂……

  他阴沉着脸目光灼灼的盯着房俊警告道:“皇室之中牵扯深远话不可乱说!汝可有证据?”

  房俊两手一摊道:“这等事岂会有证据?不过依微臣看来一个稍稍有些追求的皇室子弟都会欣然前往新罗毕竟新罗再是贫瘠偏远好歹亦是一国之君不仅能够实现政治抱负更能荫萌子孙后代。荆王殿下像是那等毫无追求、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么?绝对不像可他偏偏拒绝前往新罗其中之缘由便足矣令人去揣测了。”

  李二陛下默然不语陷入沉思。

  日光自案几一侧的窗户照射进来分外耀眼殿内一片沉寂……

  良久李二陛下才盯着房俊问道:“汝之前与荆王等人颇为亲厚是否发现了其不轨之处这才分道扬镳甚至不惜屡次作对与其决裂只是为了向朕展示你不与其为伍之决心唯恐日后其有何举措将你波及在内?”

  房俊拜服道:“陛下明察秋毫烛照万里微臣这小小的心思自然瞒不过陛下。”

  这没什么好否认的之前之所以不说是因为身为臣子却去质疑一个亲王还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不但没人信反而会被认为是他别有图谋。

  现在看来李二陛下明显早已对荆王李元景起了疑心之所以一直按捺不动大抵是因为昔年“玄武门之变”产生的影响着实太过恶劣致使直到现在民间对李二陛下的质疑声依旧不绝于耳这等情形之下若是贸然处置荆王恐怕又会引起一场巨大的波澜。

  当年“玄武门之变”是不得已而为之纵然明知有什么后果会导致自己“杀兄弑弟、逼父退位”的名声响彻天下、传诸后世也只能生受。

  不然难道要他等死?

  就算他自己同意天策府那些个骄兵悍将们也不干啊……

  然而现在不管荆王有什么图谋在李二陛下看来都不过是跳梁小丑一般他还能当真翻天了不成?

  不足为惧。

  故而愈发珍惜羽毛、爱惜名声的李二陛下自然要揣着明白装糊涂等着荆王李元景自己露出破绽马脚再一举定之让天下人无话可说!

  倒是房俊这个棒槌心思当真细腻。

  发现了李元景的不轨之处当即与其决裂甚至用非常激烈之手段展示自己的无辜与清白……

  那么究竟要不要将李恪敕封为新罗之王呢?

  面对这个优劣之处各自分明的问题李二陛下再一次陷入纠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