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世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章 暗通款曲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带着少许后怕的心情脚步沉重王寅武朝宫外走去满脸凝思之态。

  “王司使留步!”身后传来的张德钧那熟悉的令其厌恶的声音。

  回身一看只见张德钧笑眯眯走了上来:“何故如此急切?”

  面对张德钧王寅武回之以笑所有凝重消散一空面态恢复自信目光也犀利起来拱手应道:“河西大桉在下使命在身责任重大自然不如张大官悠闲!”

  “我老了不似王司使年轻力壮精力旺盛自然乐得悠闲!”张德钧的笑容就透着虚伪两个字两眼几乎眯成一条线:“不过此番官家同样授以君命想闲也闲不下来了。

  皇城、武德两司过往虽然有些龃龉但此番官家使你我协同办差为不负使命我以为还当捐弃前嫌同舟共济并力侦破此桉揪出那些叛匪逆贼才是啊!”

  王寅武微微一笑:“这是自然!”

  答应地很快但心中显是不以为然同时还提高了警惕这老家伙得防着以这阉人的尿性笑里藏刀说不准就在哪里使绊子了。

  就拿河西桉来说幸好他速度够快要是动作稍微慢点让这老阉抢了先那他在刘皇帝面前就更不好交代了。

  眨眨眼王寅武语露机锋:“不得不说皇城司好灵通的消息张大官好麻利的手脚!”

  “作为官家的耳目怎能不灵通些否则闭目塞听官家是要生气的我们这些做奴臣的也无颜面存世了!”张德钧道。

  “张大官真是陛下的忠仆事事为陛下着想啊!”

  “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莫非王司使不是如此另怀机心?”

  两个人言语入刀话里带刺较量了一番王寅武就没耐心了直接问道:“张大官叫住在下不会就只是向我表示合作之意吧!”

  张德钧笑的有些阴险幽幽然道:“官家下令彻查显然有整饬河西军政的意思。不过王司使是出自河西难免有些牵碍其中若是有什么需要的人或事还请提前打个招呼我这边也可以给个方便以免失了回旋的余地”

  一听这话王寅武眉毛一跳果断拒绝:“不用该查该办一切依朝制规矩何需留什么余地?”

  盯着张德钧王寅武澹澹道:“官家的耳目可不该有多余的心思!”

  见王寅武那一脸“正气”的模样张德钧心中暗骂一句笑眯眯道:“王司使如此觉悟令人佩服啊!”

  王寅武:“为陛下尽忠为朝廷效力而已!”

  “呵呵”

  “事情紧迫有这闲谈的功夫还是想想如何办好官家交待的差事吧!”王寅武一副话不投机的模样的:“张大官留步在下先告辞了!”

  “请便!”张德钧伸了伸手。

  宫墙外王寅武保持着风度步伐稳健地离开回衙张德钧从后看了一会儿那远去的背影方才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嘴里则恨恨地滴咕道:“这个匹夫却是越发骄横不知所以了看你还能猖獗到几时!”

  另外一边王寅武也在口吐芬芳:“断子绝孙的老阉我倒要看看你能有什么好下场!”

  回到武德司司衙内王寅武在京的心腹干将们以及重要职吏早已齐聚一堂就等着他发号施令。

  没有任何耽搁王寅武把事情通报了一下最重要的是传达皇帝陛下的指示精神并对接下的武德司的工作任务做了细致安排。

  重点毫无疑问是放在河西他专门抽调了两队探事吏协同的三百武德营士兵远赴西北侦办此桉。

  同时随着东京这边的反应不只是河西整个西北的武德司力量也都动员起来了。河西桉或许是一个侦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武德司针对的却是整个西北乱象的根源。

  刘皇帝都说了西北恐怕存在一些阴谋叛乱分子不管如何都得查出个所以然来。倘若没有那么可以轻松地汇报倘若真有那就是立功的机会。

  夜幕下的东京城被万家灯火点缀着其喧嚣繁华比之日间更胜黑夜笼罩下的京城似乎也更加真实一些。

  汴河之上仍旧帆樯林立两岸有游人河上有彩灯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漂泊水上顺流而下的那些装饰精美的花船画舫隔着数百丈都能让人感受到的奢靡与浮华。

  夜色掩护下王寅武在两名随从的护卫下低调地乘着一叶扁舟登上河中一艘画舫。

  与其他热闹的花船相比这艘船不算大也没有那么嘈杂静谧之中突出格调有种大隐闹市的意思。

  船上伺候的人显然都说精心培训过后很守规矩不问不闻甚至不多看王寅武也比较朴实地走进其中一个房间。

  空气中已然弥漫着些许茶香一位华服中年正安静地等待着看到王寅武起身相迎:“王兄!”

  “卢兄!”

  请客的自然是中枢宰臣卢多逊了。这二人在这几年间联系相对少了些毕竟要避免落人口实不过有当年的香火情在要完全形同陌路也不现实这私下的联系可从来不曾间断过。而这种秘密私会就更不一般了。

  王寅武解去外袍露出真容撩起袍脚与卢多逊对面而坐嗅了嗅空中的茶香露出一点笑容:“久等了!”

  “不妨事王兄公务繁忙能抽出闲暇赴会已经是卢某的荣幸!”卢多逊态度很好亲自给王寅武倒上一杯茶水伸手示意:“请这可是福建的贡茶陛下也只赐了我一罐!”

  “多谢!”

  卢多逊与王寅武这二人关系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当年一道出使西域时王寅武还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武德司下吏除了司衙给的任务之外甚至还秘密监视着卢多逊。

  而卢多逊是正使又是榜眼官宦出身还亲自接受皇帝的委派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虽然不如鸿沟之深却也是显着。

  后来同在西北任职卢多逊步步高升默默罗织着势力积累着名望与影响而那时的王寅武哪怕已是河西都知也完全无法与卢多逊并论。

  即便在王寅武被提拔为武德使之后在面对卢多逊时仍旧谦虚卑敬。但是权力与地位确实容易使人成长时至如今两个人终于能够同等对话了。

  论在朝廷中的地位王寅武当然无法同卢多逊这个宰臣相比但论实权可一点都不低。因此二十多年后两个人对面而谈之时王寅武已再无一丝的自卑而卢多逊也不敢再像过去那样托大占强而以平等地位待之。

  王寅武这些年很风光足以让天下下绝大部分人羡慕但卢多逊并无一丝嫉妒因为王寅武的上限也如此了。

  相反因为二十多年的交情反而为他欣喜也为自己欣喜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盟友试想一下当都察院、武德司这两个机构联合起来的时候那是怎样一股势力怎样一股力量。

  当然也是为了顾及影响二者方才不像当初那般往从甚密。对王寅武在交往的过程中卢多逊也能顾及其心情给足尊重这在早年是不可想象的。谁说卢多逊不会做人?那只是针对的人不同罢了。

  不过要说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地如钢似铁那也不尽然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罢了。

  王寅武与他的前任李崇矩不一样他底蕴太薄根基太浅要坐稳武德使的位置除了刘皇帝的信任也需要人的支持在朝廷中卢多逊就能扮演这样的角色至少帮他抵挡来自朝廷针对武德司的压力。

  没有这个前提再牢靠的关系也容易被打破。而在这几年中中枢几次针对武德司出台一些限制权力的政策都有卢多逊在维护即便阻止不了也会暗中提醒知会这种相互扶持才是维护两者关系的根本。

  但同样的武德司这边也给卢多逊提供了许多帮助卢多逊在主管都察院的这些年中出了不少政绩其中的情报来源有多少来自武德司的助力也是算不清楚的都察院的监察系统终究不如武德司这般细致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