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世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继隆的话匣子似乎也在这轻松谈话的氛围中打开了见刘皇帝聊得火热也主动开口:“时下整个北疆边军、戍卒的重点都放在对内治安弹压上了因此对阴山眼线部族的监控以及漠北契丹的防御也就减弱了。

  目前而言漠中漠北尚且无事契丹也不敢贸然南下得一时安宁然而今边地不宁未知何时方能安稳下来。

  一旦北虏南下犯境寇边必然给大汉北疆造成严重威胁尤其以当下北疆的情况一旦内外勾连响应很可能酿成一场灾难”

  听其言刘皇帝眉头微凝眼神斜向李继隆:“类似的话我仿佛听过朝中此前有臣僚以此上书向我示警。

  明面上是希望朝廷警惕那些被夺了部族权力、财产的首领、酋长以防其怀恨抱怨之下与漠北勾结背反朝廷破坏北疆的安定。

  但实际上还是对朝廷推行化夷政策心存犹疑乃至就是反对。在他们看来保持过去的状态北疆也安定了十多年其欣欣向荣那些部族也恭敬臣服。

  朝廷施此政反而会破坏北疆的稳定引起不满激发矛盾是取乱之道。你是否也是这个意思啊?”

  刘皇帝和和气气地说出这番话语气却给人一种明显的异样感闻之李继隆则果断而干脆地摇了摇头说:“以臣看来倘北虏南下若那些首领、酋长仍旧掌控着族兵族产那么他们若与漠北契丹勾结起来反叛朝廷其对北疆、对朝廷造成的破坏岂不是更加严重?”

  “呵呵”听李继隆这么说刘皇帝表情没什么变化但就是给面前子婿二人一种缓和的感觉:“你这个考虑才是正确的很有见地!”

  李继隆微微低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不便承认但他确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在迎合刘皇帝。

  “如你所言目前北疆的戍防是面临一定麻烦了既然提出了如何解决你可有思量?”刘皇帝继续问道。

  李继隆不假思索拱手道:“臣有上下两策!”

  迎接刘皇帝略带期待的目光李继隆道:“上策主动出击发兵北上挺进漠北与其待有朝一日胡虏南下不若将战火烧到漠北把漠北契丹彻底击溃了那漠南、山阳及整个北方疆土的威胁也就彻底消除了!”

  刘皇帝饮着小酒听此策也不由得噎了下看着一脸认真态度的李继隆说道:“你难道不知大汉这些年的战略国策?北伐契丹深入漠北说得轻巧真要成行朝廷将耗费多大的代价你可知道我的态度暂且不说上报到朝廷政事堂那干大臣是不会同意的!”

  “也不说其他人刘旸也在监国理政你问问他他是否认可此议?”

  见刘皇帝看向自己刘旸不动声色思考了一会儿方才沉稳地答道:“霸图也是就爹所问提出策略他是领军的将领从军事出发这确实是个占据主动、消除北患的办法!”

  刘旸的话饶了个圈子为李继隆解释了下但那态度显然也是不认可的至少就目前而言他是不会赞同对漠北用兵的。

  东北地区事情尚未了结又岂能再于漠北掀起战火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汉的重心仍旧放在对内治理致安稳固统治归化蛮夷政策的最终目标也是为此哪怕过程中造成了一些看起来不必要的隐患与麻烦。

  李继隆当然是聪明人也听出了刘旸话外之音不过也是从从容容地说:“臣对朝廷大政自然有所了解但臣不认为偃武避战不代表畏战怯战更不意味着朝廷就要自缚手脚。否则今岁朝廷又何必大举兵出黄龙府深入东北山林?

  再者哪怕北击漠北也未必需要举国之力以当下契丹的实力也不足以让朝廷全力出击只是把耗费从戍边变为出击具体的打法也可采取灵活有效的战法”

  “看来你还是坐不住想要建功立业啊!”听李继隆之言刘皇帝也不恼而是笑呵呵地道。

  直接揭过刘皇帝没有表态但不表态就是最明确的表态了。

  “再说说你的下策吧!”刘皇帝示意道。

  对此李继隆回答得便更加简单直接了:“无他增派戍卒加强北疆防御边军实力!”

  而听其言刘皇帝眉头一跳一跳的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情绪在心头荡漾。给李继隆倒了杯酒刘皇帝说:“霸图啊你可知道时下西起丰州北抵阴山东至燕山朝廷的戍军兵力一共有多少?”

  李继隆愣了下说:“具体的数目臣未知晓约计在七到八万人吧!”

  “差不多!”刘皇帝点头又继续问:“那你可知整个北方有多少戍军?整个大汉南北又有多少戍卒?”

  “将近四十万!”不待其回答刘皇帝便直接说道并且语气带着些压迫性地继续问:“你可知为了供养如此众多的边军朝廷每年的花费是多少?”

  这个时候李继隆自然反应过来刘皇帝是什么意思了但岳父的问题还得回答并且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臣不知!”

  “我也不知!”刘皇帝紧着接话很强势地说道:“但是我知道每年都在变化每年都在增加每年财政司管钱袋子那干人都在向朝廷、向我诉苦叫难!”

  “这样的情况削减边军的提议已经被我给压制住了你这贸贸然地提出还要增加戍军都不用等反馈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朝中的大臣尤其财政司的臣僚们是会跳脚的!”

  事实上关于戍边军费问题如今刘皇帝也是越来越重视了。如果是之前他可能会觉得是朝中的文臣想要通过削减军备压制武将压制军队力量压制勋贵。

  但刘皇帝对于军事对于军队从来都是重视高度重视怎能容忍朝中的文臣横加干涉。然而过了这么多年财政司的叫声是越来越大终究是引动了刘皇帝的心思当做个一番详细的了解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在边军戍防的问题上耗费确实不菲。

  且不提那庞大的戍卒数量为了供养支持每年的饷钱、被服、鞋袜、粮秣、军械、牲畜等军需再加其中的转运损耗都是一笔庞大至极的支出。

  而刘皇帝对于军队尤其是最吃苦环境最艰难的边军将士也十分优待至少在待遇上是绝对不允许短缺的。

  这还只是边军为了国防建设为了边境安全耗费再高朝廷过去也一直咬牙坚持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是刘皇帝也逐渐感受到了那股从四面侵袭而来的压力的仿佛看到了那么一天的到来当朝廷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戍防体系无法承受那重大的财政压力那就一意味着崩溃

  事实上刘皇帝已经有进行调整的考虑此前就有让政事堂、枢密院、财政司联合商讨但是并没能讨论出个结果来。

  想要整改哪里是容易的贸然动作那是真容易出问题的。财政司的提议要么减兵力要么削待遇都被刘皇帝直接否决了那是取祸之道。

  因此当听到李继隆提议要继续增加北疆戍防兵力时也正好戳中了刘皇帝神经敏感处点到了他近来的忧虑处反应也难免大了些。

  另外一方面作此考量也不只是因为财政负担的缘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边军若是过于庞大会不会造成外重内虚、枝强干弱的局面?

  这是该严厉禁止严肃警惕的!

  哪怕一直以来刘皇帝都在不断的强调皇权至上推进中央集权保证对军队的掌控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局势的发展变化还是难免形成一种让人担忧的局面毕竟前车之鉴。

  但是要维持大汉如此广袤的疆域要维持朝廷的统治要保障国土的安全又不得不铺开兵马加强戍防。这样的为难之处也是大汉帝国避免不了的。

  李继隆作为军事将领又处在边军之列自然不会考虑那么多也难以理解朝廷的痛处。但刘旸是很清楚的因此见他面露疑惑便简单地把朝中关于边军戍防的争议解释了下。

  于是李继隆恍然自己的建言与朝廷是处处矛盾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