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世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陛下!”

  入殿而来的乃是一名满面肃然自带一阵清正之风的老臣李昉。这也是朝中老臣了乾祐早期旳科举状元。

  今年初李昉以荆湖南道布政使调任东京接替病体违和、不堪繁重的李谷担任开封府尹在王溥西入洛阳为相之后与继任留守的吕胤共同主持东京事务。

  而从年尾的职位变动来看那更像是一次铺垫为李、吕二人入阁拜相做铺垫。前者在张雍外放成都府后没有考虑多久刘皇帝便下诏召李昉还京。

  事实上在赵普主导下从东京留台手中收回对河南三道的治理权力之后东京的各级机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经过大力的裁撤精简而吕胤、李昉这两位方面大吏在集中在东京也显得有些不合适了。

  只不过在李昉与吕胤之间调谁到身边刘皇帝有过短暂的犹豫最终还是选择的李昉。权衡的理由也很简单吕胤过去就是崇政学士不需要再走老路在刘皇帝眼中他将来的仕途更合适往政事堂发展。

  同时再度返京任职的李昉已不是区区一个内阁学士就能满足的了毕竟资历不同官拜内阁大学士、同平章事。哪怕在刘皇帝身边处置的事务是相同的但地位的差距是显著的。

  如今的内阁越发向刘皇帝的秘书机构靠拢了朝中军政事务上情下达都是通过内阁进行。并且眼下的内阁之中除了几名学士之外主要有三名大学士。

  不过虞国公魏仁溥碍于身体的缘故早就不理事了徒挂个虚名尤其是近些年愈发老朽见弱甚至刘皇帝都很少召他进宫咨以大事。

  赵匡胤呢毕竟是个武臣不是不能做秘书工作只是需要避嫌尤其是其弟担任洛阳尹的情况下也很知趣除了正常的相召、议事也不主动参与。更多的时间放在喝酒、打猎上基本过着安逸闲适的退休生活。

  于是李昉这个内阁大学士就是事实上的一把手。内阁本就是一个性质特殊的机构毕竟距离皇帝最近下面的宰堂及诸部司衙门所奏之事大部分都需要通过内阁。因此刘皇帝虽然把治国的权力下放为赵普为首的官僚集团但是没有人敢忽视内阁的存在。

  过去内阁真正主事的是区区一个张雍资望薄弱但换了个李昉那就不一样了换人如换刀自然而然带给朝廷中枢诸部司以明显的压力。

  在朝廷内部那些长期浸淫于权力的大臣们眼中刘皇帝这次换人背后似乎也有更深的用意总是少不了从各种角度来解读皇帝言行的人。

  比如李昉的入调执掌内阁协理御前就有些心思活泛的人觉得是不是皇帝认为政事堂权力太大要进行限制抑或是对赵普秉政有什么看法毕竟在朝廷内部很多人眼中赵普的权势已是人臣之极完全盖过开国二十多年来的所有宰相。

  而刘皇帝权欲之重稍微有所见识的人都是有了解的那些老臣尤甚。而在赵普的主政表现得过于强势对下属部司也有极其严重的压制自然不可能全部屈服。

  因此在赵普为主的朝廷内部那些不得志的或者与赵普不同道的人就开始动心思开始有些试探性的举动。

  至少就刘皇帝所知李昉在回京的半个月内他那闲置多年的府邸立刻变得门庭若市上门道贺请教的各色人等不绝如缕其中不乏部司重臣。

  还有一些人心思或许更加深沉联想也更广。那便是李昉不仅曾是刘皇帝身边走出去的大臣更担当了多年太子的老师这层关系不得不说比起刘皇帝要更为紧密些。

  当李昉有了如此重要职位变动的情况下有心人自然会往太子那边联想而太子在李昉回京后也是最早亲自登门拜访以叙师生之谊的。

  在有的人眼中刘皇帝此举是进一步巩固太子的地位提升其影响。而这在太子的党从看来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天降甘霖。

  太子参与朝政的时间已经不算短了如今更有实质上的监国之权赵普为政也不敢避免过太子自专朝廷大部分的事情太子也都可以插手。

  可以说太子的地位很稳固但是前番刘皇帝大封皇子也确实地对刘旸造成了一定冲击。

  诸王并立久逗京中甚至参与朝政主持一部手握实权。这就给了诸王培植势力的空间也吸引了不少人投效这世上永远不会缺乏投机者。

  在朝廷上层也最为明显朝廷内部各方势力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物爬到一定地位的人在面临着上限之时也总会想办法突破想着进步而奇货可居的典故可是流传千古的。

  只是因为李昉的调动在朝廷上下便引起了偌大的反响。刘皇帝对此则不以为奇这样的情况他甚至已经习以为常了。

  在大汉帝国中枢一切权力的斗争都是围绕着他来进行的不管下面心思再杂动作再多他永远是以一个仲裁者的角色出演。

  而对于那些泛滥的心思刘皇帝看得很开他能以强权控制人的言行却终究难以禁锢人的思想。他虽然是皇帝但终究不是神世上也有太多他无法把控的事物。

  不过也正如很多人所猜测的一般调李昉还真有为太子考虑的意思。因为他也发现了其余的皇子们那些本不该有、但正常会有的野心在增长。

  原本只是秦王刘煦在默默积攒着影响培植着党羽刘皇帝也没有过多的干预。至少刘煦的一切表现在刘皇帝眼中并没有出格。

  但是当刘皇帝发现连七皇子刘晖也在效仿并且身边开始环绕一些人等尤其与那些南臣走得过近时就让刘皇帝警惕了。

  刘皇帝的心思有时总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明确太子的地位巩固其权势威望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儿子似乎也寄予一些希望。

  但是当事情的发展开始有超出其预期脱离他把控的时候他就要开始干预了。从刘皇帝本心来讲他并不希望出现什么夺嫡之争那并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有害于社稷但这种事情又往往不可避免。

  刘皇帝也知道他可以采取一些更严肃乃至极端的办法以打消其他皇子的念头但是脑海中总有一个声音在提醒他要留些余地。就这个余地便往往可能结出一些不可测的果实。

  即便历史上有足够多的教训可供参考但是若历史的经验教训后人都能吸取那历史的发展也不会是那般的循环往复了。

  刘皇帝也一样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他甚至可以肆无忌惮地评论乃至嘲讽那些因为夺嫡而生乱的英主明君但是落到他自己身上时却时有迷茫与纠结。

  刘皇帝对刘旸的期许绝对是真挚的这点做不得假但是皇帝的本能也告诉他不能全无保留。皇帝与太子之间也本身就容易产生一些矛盾这么多年没有出现问题也在于太子做得好并且其他兄弟比较安分。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诸子的成长势力影响的形成开始让刘皇帝也感到矛盾了不是不安而是纠结。他一方面希望的传承有序一方面也希望刘旸能有些压力同时都是自己儿子也该从他这里继承些什么哪怕最宝贵的帝位已经决定留给太子了。

  刘皇帝性格是具备多面性也有各种各样的面孔但是他终究不是一个能永远保持理性的机器并且年纪越大当从权力的漩涡中短暂摆脱出来时表现得也就越像个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